“易捷小摊”全市开花 助力百日攻坚
必须强调,《意见》无论是从基本理念、原则目标,还是从政策举措看,都是基于市场经济法则,与强调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毫不相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绝非要搞计划经济。
其中,两类是指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级是指原始数据交易和数据产品交易。首先要反对垄断,提倡自由、公平竞争。
生产要素在全国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形成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构建分工合理,联系紧密的国家产业链、价值链,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最终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公正的分配体系、合理的区域发展体系。要素市场发展尚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与缺乏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有关。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不足。例如,取消人才流动限制,支持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引导人才向西部、农村、中小企业流动的措施,保障流向人才紧缺地区的各类人才的生活、工作、晋升等的条件和权利,免除其后顾之忧,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价值。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4万亿元,增长8.1%。
当前我国的区域、行业、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经济差距,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就是由于区域分割、行业壁垒、城乡鸿沟、行政藩篱造成的。以顶层设计为统领,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保障,从而破除要素流动的壁垒,疏通流通的管道。尤其在汇聚全球的高端创新人才上,要拿出切实可行并有效的政策举措,尽量创造宽松环境。
针对数字经济领域存在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三是呈现全国各地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局面,中西部地区通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逐渐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我们很早就提出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但成效不显著,创新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是关键因素。发展我国的数字经济,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把握当下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的新趋势、新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重要引领,以自主创新技术为关键支撑,构筑起我国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的国家竞争新优势。
关键还是要改革现行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尊重市场规律,以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要目标,实行重大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制度,为创新突破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保障数据流动和高效配置。
要占领数字经济的战略制高点,必须占领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制高点。新加坡近年来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已显示出竞争优势,根据世界数字竞争力国家排名,新加坡居全球第五位,在亚洲名列前茅。(作者:南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进入专题: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价值认定、市场定价、交易和流动尚未形成有效机制,市场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数字技术支撑的产业已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正是由于数字经济反映了最新科技的发展,显示出特有的战略地位,许多国家纷纷加大了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谋划。突破这些关键核心技术很不容易,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轻松获得。要千方百计地优化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和资源向企业集中,鼓励和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攻关关键技术,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领军企业。
必须咬定数字经济领域的核心硬科技,集中精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一是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有了空前的发展。
如今,在数字经济领域,有许多尖端技术已经不是单靠一国资源就可以获得突破。我国要成为数字经济强国,必须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我国目前已有10亿以上网民,参与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超过8亿人,银行平均每天处理线上电子支付7亿笔左右,普通大众的消费生活已经和数字经济密切关联。长期以来,我国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很难吸引到以高端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格局。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亚洲国家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通过制定规划和发布指南的方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力求在这一大浪潮中赢得某种先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二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亟待深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 热闹与实体经济的相对冷淡形成反差,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仍然偏低,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继续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建设中提高标准、提高质量。
要综合运用财税手段和市场调节的办法,推动广大实体经济企业进入云端,把数字技术和企业的研发与生产活动紧密结合,提升产业数字化的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数字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3.0%,当年全球经济负增长3.3%(世界银行数据),两者对比,数字经济增速快于全球经济增速6个百分点以上。早在1993年,美国就启动了对21世纪科技与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使美国最早成为网络上的国家,催生了一大批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创新企业,确立了美国在信息和互联网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
我国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世界第二大规模的数字经济体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很好地发挥了体制优势,集中资源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领域持续多年大量投资,取得了从3G跟跑到4G并跑再到5G领跑这样的成绩和发展局面,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晶体管、集成电路、智能手机、视窗操作系统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创新都诞生于企业,科技发展史证明了企业完全可以也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对于发展数字经济绕不开的关键核心技术,任其再难,也要咬紧牙关、坚决突破,否则高质量的数字经济无从谈起。所以,应用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应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这里的硬科技是指事关数字经济发展大局的一批基础性、通用性关键技术,是绕不开的核心技术,其他技术都是借助于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如硬件上的芯片、软件应用上的操作系统等。欧盟虽然在数字经济方面显得相对落后,但近年来抱着亡羊补牢的态度,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
四是数字经济领域暴露出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如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行大欺客、数据非法使用等,以至于出现一两家平台企业左右整个市场的情况,数字经济的治理任重而道远。各国围绕数字经济所展开的竞争表明,在未来二三十年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不仅是绕不过去的重点领域,而且是战略制胜的必争高地。
解决数字科技自立自强的问题,把发展数字经济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军,是兵马之行的必备粮草。
二是数字经济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在疫情中显现出足够的韧性和活力。2021年3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目标宏伟的《2030数字罗盘:欧洲数字十年之路》计划,启动了迈向全球数字经济战略制高点的十年建设任务。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抢占了发展先机,逐渐形成本国或本地区的竞争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一是要加强研究,对于数字经济这种新生事物,在研究上要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据《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披露,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从2005年的2.6万亿元迅速扩张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的规模占八成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8.6%。
我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国家,但仍处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阶段,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应继续加强以信息通信和大数据处理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建设中注重提高质量、适度超前,如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实施中进一步优化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尽早规划6G通信建设等。
不仅全球第一个光纤通信双千兆城市出现在中国(上海),而且我国已涌现一批光纤通信双千兆城市。我国传统产业生产经营仍然依靠要素投入为主,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数字化程度也偏低。
四是数字经济全面渗透大众消费,市场韧性很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数字技术转型升级。
【有关“易捷小摊”全市开花 助力百日攻坚】相关文章:
1 .游客东湖赏景不慎掉落手机 辅警跳入齐腰深的湖水半小时寻回
3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坚定走全球化之路
17 .透视一季度经济|科创指标“开门红”:21.5%↑、10.0%↑、12.1%↑、50.1%↑
18 .涨知识!洛阳牡丹为何能盛放千年?
20 .男子报名0元学剪辑结果被骗好几千